“蘑菇肺”
蘑菇生产是农民致富的一项好门路,近几年来,栽培食用菌的农户日趋增多,得呼吸系统疾病——“蘑菇肺”的也越来越多。
“蘑菇肺”又名蘑菇工人肺、蘑菇喘咳症等,它是蘑菇栽培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肺部疾病。其蘑菇等食用菌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菌类孢子,简单的说就是蘑菇的种子。这些菌类孢子的粒径极其细小,一般在5-9μm,会随着空气流动而四处飞扬,很容易引起人的呼吸系统而引起一系列病变,如不及时治疗,它还会发展为慢性呼吸困难,导致劳动能力丧失。
据山东省的调查表明,该病症状发生率高达95%左右,而且从业不到一个月即可能患病,大多发生在蘑菇成熟和收获期。
“蘑菇肺”症状
此病发病初期很像伤风感冒,如有流清涕、打喷嚏、咳嗽等,故常常易被误为“感冒”而延误诊治。
事实上,一些农民患上蘑菇肺,很少想到去职业病医院就诊的,有的只是买点感冒药吃,其效果当然不佳。蘑菇肺如果病情久拖失治,有可能引起肺内纤维化病变,并影响到机体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,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如何进行预防“蘑菇肺”
1.摘下的蘑菇要妥善安放,防止菌类孢子在培育室内滋长蔓延,还要减少其他人员对菌类孢子的吸入。
2.选择菌种要适当,如选用少孢菌种,使蘑菇自身菌孢的播散量减少,降低对人体的危害。
3.加强工作现场管理,减少培育人员在室内停留的时间,多使用食用菌拌料机,最好做到每隔一小时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。
4.如发现有咳嗽、乏力、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。
5.食用菌工人进行工作时,应正确选用符合GB2626-2019标准的呼吸防护用品。